2024.8-W4

2024.8.26-2024.9.1

信息
8月第四周:8月26日 - 9月1日
  • 数字电路:
    • 数制
    • 码制
    • 基本与复合逻辑运算

感觉学不进去,《数字电子技术基础》这本书有点看不懂,那个符号又忘了是啥了,明明专升本时还学过。

果然还是不适合读书。


上午去医院看消化内科了,一周的药报过还有160,好贵。农医保好像只能报销三分之一左右。

下午去矫正复查了,难受,感觉力有点大。

回来头好晕,有点点地旋转的感觉。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都感觉好难受,躺着或靠着倒还行。


不知道为什么学不进去,有点下意识地抵触去学习。

总觉得怎么学也学不会,越学越不会,越来越搞不懂。明明这本书已经搞懂了,换本或换个视频又不行了。


左右学不下去,所以跑去整理数据了。

五块硬盘:WD-SN570 512GB、WD-SN750 1TB、WD-SN770 2TB、SAMSUNG-PM9A1 512GB、SAMSUNG(没看型号)1TB。

SN770是现在Linux所在的盘,SAMSUNG 1T是Legion出厂的那块,但是重装过Windows了。另外三个是移动硬盘。

之前零散地在三个硬盘中有大约 1.3TB 的数据,以及百度网盘中应该有750GB左右的数据。特地开了个会员,然后把数据下载下来。

整理完之后,SN750已清空(打算以后装Linux To Go),PM9A1已清空,SN570存储数据为376GB。整理出去了好多重复的数据,虽然是个好事,但是没有章法、规矩,可以说是东存西放的,各种文件夹重复存放,占用无用的空间。将部分数据也整理出来,然后压缩再加密压缩,最后上传至百度网盘。只是这个上行带宽真的好低啊。

之前整理出的数据有约莫100GB的数据放到 Arch 中(这部分为到处网罗的书籍),还有部分数据放到了Windows中,大概占用130GB的数据。

手机上的数据也整理了出来,把相册中的内容整理了一下(但是还是没有清理完成,只清理到6月底的,还剩两个月)。原本有4700多的照片/视频,现在还剩2258。除了是一些过时信息以外,大部分都是在各个平台上看到的「逆天」、「弱智」、「多样性」地发言,部分觉得没有必要所以一起删了,剩余部分整理出来然后一起移出去。

想买一个机械硬盘的读取器(有一块500GB的机械盘),里面应该还有高中时期的数据,到时候把其他不常用、备份的数据放到这块机械盘中。

说实话看到了太多「逆天」、「无知却装作很懂」、「反贼」等言论,这些负面的东西一直堆积起来,基本没有可以倾诉或宣泄的,再加上楼上小孩整天「跑」、「跳」、「砸」、「弹钢琴」、「跳绳」等等等等(有时候半夜一两点还在吵),全部都一股脑憋下去,没有可以发泄的地方,导致人有点说不出的难受、别扭。所以给自己立了个规矩:以后再看到那些多样性的言论绝对绝对不再截图搜集了,已经看得、搜集地足够多了,没必要了。

目前想买的东西:两个U盘,两个YubiKey(现在只有一个),两个移动硬盘(不是M2那种),机械盘读写器……

都要好多好多钱……

唔,我要小钱钱💰💰💰……


发现了一个关于用C写一个Shell的教程:Write a Shell in C,可以留到以后看。

话说其实在一开始倒是考虑过如何用btrfs管理第二以及更多的硬盘,但是创建出来的似乎是在根子卷下的,我选用的是平铺式的布局,也就是所有子卷的上层都是5才对,但是对于其他硬盘似乎不是这样的,挂载的位置在@下,而且在根子卷下是无法列出那些子卷的,必须要到挂载的目录还是创建子卷的目录下才能列出,上层ID是256。不清楚原因,翻了官方文档好像也没说,也有可能是英语太差了没注意到。

买了一个硬盘底座,可以用来读取机械盘,2.5/3.5。

想开发一个hugo的主题,类似于个人学术主页的那种。但是没找到好的文章、教程,不知道官方的文档在哪里。单页的内容就足够了,部署到GitHub Page即可。

还打算折腾一下Neovim,把那个include path也解决一下,不知道能不能实现……

还想换个眼镜,感觉度数有点高了(也有可能是散光)。


决定辣,到时候学不进去了就去学前端基础,MDN或freecodecamp都可以。

所以又学了点HTML,正事一点都没干。

发现一个很好的东西:tailwindcss,可以不用写CSS来生成CSS。


移动硬盘盒到了,好像那个十几年前的机械盘似乎读取不了,不过那个19年还是20年的没问题,算了,就这样吧。

把冷数据都拷贝过去了,以后就存冷数据和备份数据,不过这个只有500GB(476),还是要再买一个,从容量考虑应该需要在2T以上,不过从数据安全的角度触发,似乎容量太大不是一件好事。emmm,大概2-12TB更好一些吧,当然还是要搭配好的备份方案,企业级的又搞不到,可以试试RAID。

RAID0绝对不考虑,RAID5可重建性不良(以前还是那个老电脑的时候就试过了,效果不太理想。前段时间又看了看相关的测评似乎还是不太行),RAID6据说还不错。我还是喜欢RAID1的模式,在写时在拷贝一份,我觉得还是硬盘两两组RAID1,然后再组RAID6比较好(其实不太需要RAID6,但RAID1肯定需要),就是不知道是硬件RAID方案还是软件RAID方案好,不过现在没有那么多的硬盘给我测试。RAID10就没必要了,虽然RAID1就已经镜像了一遍了,但是这个RAID0还是不太放心,而且我只是存归档的数据和备份数据的,也不追求速度。还是要有台式机才可以啊啊啊!嗯,还有钱!💰!

其实吧,我个人还是喜欢在RAID1上的一个方案,即需要三块硬盘,比如编号num1、num2、num3,在num1中写入时会同时往num2和num3中拷贝一份,区别在于对num1上的数据的增减/修改会作用到num2中,但是num3只增不减,就是说num1中删除的num3也绝不删除。同样问题也来了,如果对某个文件修改了如何处理,单个文件还好说,对于项目应该如何处理,直接把这个项目拷贝一份然后再修改?还有容量考虑,如此的话num3的容量应该需要是num1和num2的两倍以上吧。

感觉好乱,只是储备也没有多少,算了,以后再考虑这个问题,先拿个小本本记下来。

还得搞钱,不然都没法实验,当然也得去学相关的知识。


想调整一下hugo的行间距和字间距,感觉太紧凑了,看着有点难受。是不是应该去修改主题。

然后再修改一下字体。


强迫自己学下去……

逻辑代数基础……

不知道要学多久,好烦

没啥好说的其实。